当前位置:首页 > 金融理财 > 重读《阿房宫赋》

重读《阿房宫赋》

多少朝代更迭,一代代重复挽歌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幸。

阿房宫被烧只是历史的一个缩影,至今仍为后人所诟病。 “成功源于勤俭,失败源于奢侈”应该是永远的警示。

“阿房宫三百里外,不能入金陵史”,这是《红楼梦》的谚语。秦二世死后,阿房宫早已被项羽烧成冷烟灰烬,但“往事已过千年”,人们却没有忘记它,足见秦始皇的“皇帝”之久-持久。

当然,这里引号里的“黄泽”只是讽刺而已。秦始皇修建阿房宫,从消极的一面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思考和教训!

清初诗人严二妹(1603-1661)曾云游西北,考察各种秦代遗迹。他在《题阿房宫故址》诗中写道:“渭水云何似汉?闲言营如星,官虚留童童,方士假装”。好鬼神。博浪搜不到大盗,宫中弟子假装真人。。南山还没表达出来——长沙真臭《过秦》。” (《白耳山人诗集》卷六)虽然诗中使用了典故,但如果我们看看《史记》或任何中国通史,我们都可以知道秦始皇试图长生不老。不朽,永生,享受世间一切富贵荣华。相传他所建的阿房宫东西宽五百步,南北长五十丈。宫殿内可竖起五人高的旗帜,可容纳万余人。迷信的方士们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,最终在死神面前不知所措,于是修建了骊山墓作为安息之所。仅这两个项目就需要不少于70万名奴工和囚犯,而当时该国的人口只有2000万左右。这种倒行逆施,激化了社会矛盾,导致了秦朝的灭亡。

西汉文学家贾谊(公元前201年-公元前169年)曾写过三篇文章《过秦论》,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,并指出其根本原因是“不践行仁”。和正义。”这固然很好,但结论还是太笼统了。正是唐代文人以阿房宫为论据,以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,将秦朝灭亡的教训尖锐地呈现在人们面前,从而敲响了历史的警钟。杜牧(803-852)。公元825年,唐景宗继位后,大兴土木,大兴土木。上帝宽恕人们的抱怨。杜牧行动起来,写下《阿房宫赋》讽刺时代,拯救世界。由于他对历史经验的探索触及现实政治的敏感神经,他的结论尤其发人深省:“哇!——属于秦国的人,秦国不是世界的——秦人没有时间为自己哀悼” ,而如果后人哀痛而置之不理,也会让后人再次为后人哀悼。”这意味着,灭亡秦朝的是秦朝自己。秦人无暇为自己唱挽歌,后人为他唱挽歌,但我们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,所以后人为后人唱挽歌。

多么深刻的结论。秦始皇死后,运载尸体的“臭”车让人捂住鼻子。秦二世被迫自杀。这是一次意外的死亡。就这一点而言,秦始皇父子都是不幸的。但我对其不幸感到惋惜,对其腐败感到愤怒!秦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,其寿命只有十五年,是短暂的。为什么?腐败的规模空前,其速度也令人震惊。阿房宫​​堪称秦朝的窗口。看完《阿房宫赋》的描述,不难想象秦朝是如何随意压榨、吞噬百姓的肥肉血肉,并挥霍在遮天蔽日的宫殿里的。的。

秦朝实际上创造了历代封建王朝的循环速度——快速崛起,快速衰落。

我在《说皇帝》文章中指出:“建国之初,大都是聪明的领袖。试想,此时此地,争夺权力和地位,如果领袖头脑昏迷,怎么能他统领文武,改朝换代?从那时起,一直到中期,大多数皇帝都坐在第一把椅子上吃果子,从不错过机会;后来就不是这样了,他们都等不及了坐在椅子上,向往天梯,胡乱做事,最后从椅子上摔下来,摔下去就会粉身碎骨。就此,记录了一个强者的兴衰史。人就是千年帝王史,就是这样!所谓的行为不检,无非就是腐败。繁荣——腐败——衰落,这就是封建王朝走不出来的“鬼”。“筑墙” ,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怀念过去,悲伤兴衰,但最终还是“草失丹阙”,落日落泪留老。

正是:朝代更迭如此多,一代又一代挽歌重演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幸。

秦始皇父子建造的阿房宫成为历史的笑柄。这样的笑柄今天肯定不会再发生了。但我们应该高度警惕:纵观历代贤邦良家,“成者勤俭,败者奢侈”的历史教训应该被后人永远铭记!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